时间: 2025-04-24 20: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2:54
刮刀 是一个名词,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于刮除或平整表面的工具。它通常具有一个扁平的、有时是弯曲的刀片,用于去除多余材料、涂料、胶水或其他物质。
在不同的语境中,“刮刀”的使用有所不同:
“刮刀”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刮”和“刀”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基本功能和形状。在历史上,刮刀的设计和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演变,但其基本用途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刮刀可能与特定的传统或仪式相关,例如在某些美容或身体护理仪式中使用。
刮刀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洁、整理和修复的概念。它可能唤起一种实用主义和效率的感觉。
在装修房子时,我使用刮刀去除旧墙纸,这让我体会到了刮刀在实际操作中的便利性和必要性。
在诗歌中,刮刀可以被比喻为去除心灵尘埃的工具:
像刮刀般锋利, 刮去心头的尘, 露出纯净的笑容。
刮刀在视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金属的光泽和工具的实用性。在听觉上,使用刮刀时可能会有刮擦声,这种声音可能与清洁和整理的动作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刮刀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形状在各种文化中都是相似的。
通过对“刮刀”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工具,还承载了清洁、整理和修复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1.
【刮】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刀。本义:削,用刃平削物体,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刮,掊杷也。 、 《广雅》-刮,减也。 、 《礼记·明堂位》。注:“刮,刮摩也。”-刮楹达乡。 、 《考工记》-刮摩之工。 、 《史记·太史公自序》-采椽不刮,茅茨不剪。 、 《三国志·关羽传》-医曰:“矢镞有毒,毒入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组词】
刮毒、 刮子、 刮刷、 刮垢磨光;刮楹、 刮锅子;刮磨、 刮摩、 刮火柴;以瓦片刮疥
2.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