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09
嫠不恤纬(lí bù xù wěi)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寡妇不关心纬纱,比喻指寡妇不关心自己的生活琐事,而忧虑国家大事。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这里的“嫠”指的是寡妇,“纬”是指织布时的纬线。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那些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在口语中较少使用,主要是因为其较为文雅和专业。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分析古代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责任感。
同义词: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反义词:自私自利、漠不关心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最初是用来描述那些虽然身为寡妇,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的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任何身处困境但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忠诚。嫠不恤纬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即个人即使在困难和不利的情况下,也应该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这个成语给人以崇高和悲壮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仍坚持理想和信念的人。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只关注个人的得失,而应有大局观和责任感。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个人生活中遇到困难,但仍然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的人。例如,一个失业的工人,虽然面临生活的压力,但仍然参与社区服务,关心社会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将“嫠不恤纬”融入到描述一个在战乱中仍坚持写作的诗人的形象中,表达其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寡妇在昏暗的灯光下织布,但她的眼神却望向远方,似乎在思考更宏大的问题。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壮的音乐来配合这个成语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widow's mite”,指的是寡妇虽然贫穷,但仍然慷慨捐助,体现了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嫠不恤纬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道德和情感的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个人困境时,不应忘记对社会的责任和关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嫠不恤其纬,忧天如杞人。
1.
【嫠】
寡妇(上古时期,寡可指寡妇和寡夫,而嫠只指寡妇)。
【引证】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 、 苏轼《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兮嫠妇。
【组词】
嫠人、 嫠家、 嫠妇、 嫠节、 嫠独、 嫠忧、 嫠辍纬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恤,忧也。 、 《易·泰》-勿恤其孚。 、 《书·大诰》-不印自恤。 、 《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恤国事。 、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
【组词】
恤功、 恤恤、 恤民
4.
【纬】
(形声。从糸(mì),韦声。本义:织横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纬,织横丝也。 、 《庄子·列御寇》。释文:“织也。”-恃纬萧而食者。
【组词】
纬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