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32:39
欧阳询(约557年—1年),字信本,,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成就极高,尤其擅长楷书,其书法风格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欧阳询常被提及,尤其是在讨论书法历史和风格时。在口语中,如果提到书法或传统文化,欧阳询的名字也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艺术史、书法研究等,欧阳询的作品和风格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欧阳询的名字源自其家族姓氏和个人命名*惯。在古代,书法家的名字往往与其艺术成就紧密相连,欧阳询的名字也因此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欧阳询生活在唐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书法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遗产。
提到欧阳询,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他的作品给人以庄重、典雅的感觉,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学*和欣赏**书法的过程中,欧阳询的作品常常被用作教学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书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在创作一首关于**书法的诗时,可以这样写:
墨香飘逸千年后,
欧阳询笔下生辉。
楷书如山稳且正,
传承文化永流传。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常常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其笔画的流畅和结构的严谨可以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的和谐与节奏。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书法的形式和风格各异,但欧阳询的书法艺术所体现的对美的追求和对技艺的精益求精是普遍受到尊重的。
欧阳询不仅是*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欧阳询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法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这对于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欧】
歌唱。 同: 讴
【引证】
《隶释·三公山碑》-百姓欧歌。
【组词】
欧歌
2.
【阳】
(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阳,高明也。 、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 《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 《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利刊阳木而火之。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华山之阳。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阳谷皆入汶。 、
【组词】
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阳陆、 阳濒、 阳林、 阳木、 阳柯、 阳崖、 阳坡
3.
【询】
(形声。从言,旬声。本义:询问,请教)。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今因经无以询为问罪字,遂用讯不用询,其实讯询一字也。 、 《虞书》-询事考言。 、 《诗·小雅·皇皇者华》-周爰咨询。 、 《诗·大雅·皇矣》-询尔仇方。 、 《左传·襄公四年》-咨亲为询。 、 《国语·晋语》-询于八虞。 、 《左传·成公十三年》-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 、 《国语》-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 、 马中锡《中山狼传》-民俗,事疑必询三老。 、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
【组词】
询悉、 探询、 咨询、 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