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8:29
杂货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各种不同种类的小商品,通常包括食品、日用品、清洁用品等,这些商品通常在杂货店或超市中出售。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不属于特定类别,但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小型商品。
“杂货”一词源于汉语,字面上的“杂”意味着混合、多样,“货”则指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那些种类繁多、用途多样的日常商品。
在许多文化中,杂货店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商品,还承载着社区交流和邻里关系的功能。在一些地方,杂货店甚至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杂货”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日常和熟悉的感觉。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乡、童年或简单生活的回忆。
在我的生活中,杂货店是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去杂货店,都能感受到那种日常的节奏和社区的温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杂货”:
在时光的杂货店, 我们交换着微笑和面包, 每一粒盐,每一滴油, 都是生活的味道。
想象一家老式的杂货店,木质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门口的风铃在风中轻轻响动,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杂货”的丰富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杂货”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经营方式。例如,在英国,类似的店铺可能被称为“corner shop”或“convenience store”,而在日本,则有“konbini”(コンビニ)这样的便利店。
通过对“杂货”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文化和社区中的作用。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商品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和社区的联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感受。
1.
【杂】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
2.
【货】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引证】
《说文》-货,财也。 、 《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二曰货。 、 《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商贾阜通货贿。 、 《礼记·曲礼》-司货。 、 《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多货则伤于德。 、 《国语·晋语》-假货居贿。 、 、 《韩非子·五蠹》-而货财寡。 、 《史记·项羽本纪》-贪于财货。 、 《商君书·立本》-治行则货积。 、 《聊斋志异·促织》-居为奇货。
【组词】
货儿、 货易、 货财、 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