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7:51
“把持包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掌握并处理所有事务,不让别人插手。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团体独揽权力,不许他人参与或干预,通常带有负面色彩,暗示专权、独断或不民主的行为。
“把持包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把持”和“包办”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这两个词分别有掌握和全权处理的意思,组合后强化了权力集中的负面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权力滥用的一个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和谐与权力分散,因此“把持包办”往往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这种行为更加受到批评和抵制。
该词汇往往引起负面情感,如反感、不满和担忧。它让人联想到权力滥用、不公平和缺乏透明度的情况,影响人们对权力结构和决策过程的看法。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家庭成员或同事在某些事务上过于控制,导致其他人感到被边缘化。这种情况下,理解和使用“把持包办”这个词汇可以帮助表达不满和寻求改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权力如藤,把持包办,缠绕心间,不见天日。”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站在高台上,四周被围栏封闭,象征着权力的孤立和封闭。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沉重的关门声,象征着权力的封闭和不可接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cromanage”或“control freak”,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过度控制和不愿放权的意思。
“把持包办”这个词汇在描述权力滥用和不民主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批评这种现象,还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个人和组织层面促进更加开放和民主的决策过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1.
【把】
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引证】
《礼记·曲礼上》。注:“弣把中。”释文:“把,手执处也。”-左手承弣。 、 《文选·潘岳·射雉赋》-戾翳旋把。
【组词】
茶壶把儿;印把子
植物上支持着一个或多个叶片、花朵或果实的部分。
【引证】
《淮南子·缪称》-无把之枝。
【组词】
花把儿;梨把儿
2.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
3.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
4.
【办】
(形声。从力,辡声。力取致力之意。本义:办理;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办,致力也。 、 《资治通鉴》-卿能办之者诚决。
【组词】
办案、 办事、 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