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59:32
词汇“版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版檄”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版檄”一词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版檄”可以理解为官方发布的、具有正式文件形式的征召或声讨文书。
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版檄”常用于描述官方的正式文书,尤其是在军事或政治上的重要公告。例如,在描述古代战争时,可能会提到“版檄”来指代官方的征召令或声讨敌人的文书。
“版檄”一词源于古代官方文书的制作和发布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社会已经很少使用这种形式的文书,因此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官方文书是传达政令、征召士兵、声讨敌人的重要工具。因此,“版檄”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意义。
提到“版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战争、英雄主义和官方的权威。这个词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庄重感。
由于“版檄”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古代文学或历史时,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是很有帮助的。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版檄”来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例如:“随着版檄的传阅,整个城池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结合古代文书的图像,如古代的竹简、木版印刷等,可以更好地理解“版檄”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鼓、号角等声音,增强历史场景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方文书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如欧洲中世纪的“宣战书”(Declaration of War)等。
“版檄”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在学*语言和文学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版】
(形声。从片,反声。“片”(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本义:筑墙的夹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判木也。-版,判也。 、 《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五板(版)而堵。 、 《诗·大雅·绵》-缩版以载。
2.
【檄】
(形声。本义:檄文)。
同本义。
【引证】
《英烈传》-太祖得书,便命移檄。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制府檄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奉檄守御。
【组词】
传檄、 羽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