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06:11
词汇“漱濯”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漱”和“濯”。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漱濯”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漱”字面意思是用水清洗口腔,如漱口;“濯”字面意思是用清水洗涤,如濯足。结合起来,“漱濯”可以理解为用水清洗身体或衣物的行为。
“漱”和“濯”都是古汉语词汇,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礼记》中已有使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有所演变,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漱濯不仅是个人卫生的行为,也象征着清洁和修养。在古代,漱濯还与礼仪有关,如《礼记》中提到的“沐浴更衣”。
“漱濯”给人一种清新、洁净的感觉,联想到清晨的清新空气和洁净的水源。这种词汇常用于描述清新、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漱濯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行为。例如,每天早晚漱口,定期洗澡和洗衣服,都是漱濯的具体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漱濯清泉,心随流水,洗净尘缘。”
在英语中,“漱濯”可以对应为“wash”或“cleanse”,但这两个词更通用,没有“漱濯”那么具体和文雅。
“漱濯”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健康领域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提升文化素养。
1.
【漱】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 《礼记·内则》-咸盥漱。 、 《礼·内则》-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
【组词】
漱盂、 漱流、 漱盥
洗涤。
【引证】
《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清漱。
【组词】
漱涤、 漱澣、 漱浣、 漱濯
2.
【濯】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濯,洒也。 、 《仪礼·特牲礼》。注:“溉也。”-视壶濯及豆笾。 、 《国语·周语》。注:“洗也。”-王乃淳濯飨醴。 、 《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诗·大雅·泂酌》-可以濯罍。 、 韩愈《石鼓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 宋·周敦颐《爱莲说》-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
【组词】
濯缨、 濯磨、 濯足、 濯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