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26:07
月夜:指月光照耀下的夜晚。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夜晚的宁静、美丽和神秘感,尤其是在没有强烈人工光源干扰的情况下。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月夜常被用来营造浪漫、忧郁或神秘的氛围。例如,在诗歌中,月夜可能象征着爱情、孤独或沉思。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月夜可能简单地指代一个有月光的夜晚,或者用来形容某个夜晚特别美丽或宁静。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或天文学中,月夜可能涉及月光的强度、对生物节律的影响等专业话题。
同义词:月明之夜、月光之夜 反义词:黑夜、暗夜
词源:月夜由“月”和“夜”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指月亮和夜晚。 演变:在古代文学中,月夜常被用来象征各种情感和意境,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代。
文化意义:在许多文化中,月夜被赋予了浪漫和神秘的色彩。例如,在文化中,月夜常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象征团圆和思念。 社会影响**:月夜的美景常常成为人们放松和沉思的时刻,也是许多户外活动的理想时间。
情感反应:月夜常带给人一种宁静、安详和浪漫的感觉。 联想:月夜可能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吟咏、恋人的约会或是独自一人的沉思。
经历或故事:在我小时候,夏天的月夜常常是家人一起在院子里乘凉、讲故事的美好时光。
诗歌:
月夜如梦,星光点点,
湖面波光,映照着天边。
心随风起,思绪万千,
在这宁静的夜晚,与你相伴。
视觉联想:月夜可能让人联想到银白色的月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或是树影婆娑的林间小道。 听觉联想:月夜可能伴随着虫鸣、蛙叫或是远处传来的狗吠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不同语言:在英语中,月夜可以翻译为 "moonlit night",在法语中为 "nuit de lune",在日语中为 "月夜"(つきよ)。 使用情况:不同文化中,月夜都常被用来描述夜晚的美丽和宁静,但具体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理解:月夜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有月光的夜晚,还承载了人们对夜晚的各种美好想象和情感体验。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月夜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境,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