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07
燕射(yàn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射箭活动,通常在宴会或庆典时进行,以娱乐和展示武艺。这种活动体现了古代贵族的尚武精神和礼仪文化。
在文学作品中,“燕射”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和文武并重的风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讲座中,它会被提及以解释古代礼仪和娱乐活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研究者可能会详细探讨燕射的具体形式、历史背景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同义词:射箭、箭术、弓术 反义词:文娱、文艺、文雅(这些词汇强调的是文化和艺术的方面,与燕射的武艺展示形成对比)
“燕射”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燕”指的是宴会,而“射”则是射箭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历史文献和学术讨论中出现。
在古代**,燕射不仅是娱乐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和政治手段。通过这种活动,君主可以展示自己的武艺,同时加强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这种活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武双全的重视。
提到“燕射”,我联想到的是古代宫廷的华丽和庄严,以及那种尚武的精神。这种活动给人一种历史悠久和文化深厚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古代贵族生活的奢华和仪式感。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燕射”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这个词汇常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燕射”:
春风拂面燕射时,
弓弦响处箭如诗。
宫廷深处花影动,
武艺文心两相宜。
想象一幅画面:在古代宫廷的花园中,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贵族正在进行燕射活动,弓弦的声音和箭矢飞过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既庄严又激动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射箭活动也有出现,如日本的弓道(Kyudo),虽然形式和目的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武艺的尊重和礼仪的重要性。
通过对“燕射”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也让我在表达和创作时有了更多的灵感和选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