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8: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34:15
木枕:字面意思是用木材制成的枕头。基本含义是一种传统的睡眠用具,通常由硬木制成,用于支撑头部,有助于保持颈椎的自然曲线。
木枕的词源直接来源于“木”和“枕”两个字,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使用木枕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枕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舒适的材料如棉花、羽绒等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木枕常与简朴、节俭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在一些地区,木枕还被认为有助于健康,特别是对于颈椎的保护。
木枕给人以坚实、稳重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朴、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惯了现代软枕的人来说,木枕可能会带来一种新奇或不适的体验。
个人可能在家中的古董店或旅游时遇到木枕,体验其独特的触感和睡眠感受。
在诗歌中,木枕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传统的坚持,如:“岁月如梭,木枕依旧,枕上春秋,梦里花落知多少。”
木枕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木材的纹理、颜色和质感。听觉上,木枕可能与夜晚的寂静、木头的轻微摩擦声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文化中,木枕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传统的“tatami”地板和木枕(称为“makura”)仍然在一些传统旅馆中使用。
木枕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传统的生活用品,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不同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木枕的使用不如以前普遍,但它仍然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符号,值得我们了解和尊重。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枕】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枕,卧所荐首也。 、 《诗·陈风·泽陂》-辗转伏枕。 、 《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险且枕。 、 《战国策》。-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组词】
枕上之花、 枕箱、 枕山、 枕中术、 枕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