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5:33
“剑及履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剑和鞋子都随身携带,形容人随时准备战斗或行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一个人行动迅速,准备充分,随时可以应对各种情况。
“剑及履及”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剑及履及,以备不虞。”原意是指剑和鞋子都随身携带,以防不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形容人行动迅速,准备充分。
在传统文化中,剑象征着武力和勇气,而鞋子则象征着行动和准备。因此,“剑及履及”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行动迅速和准备充分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随时准备迎接挑战、不畏艰难的人。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处理紧急任务。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提醒自己要像“剑及履及”那样,迅速行动,做好准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剑光闪烁履声急,
英勇无畏赴前程。
随时备战心不惧,
剑及履及显豪情。
想象一个古代武士,手持宝剑,脚穿战靴,随时准备出征。这种形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联想到战鼓声和剑刃碰撞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eady for action" 或 "always prepared",但这些表达没有“剑及履及”这种形象和历史背景的丰富性。
“剑及履及”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文化内涵。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随时准备,迅速行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1.
【剑】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今之匕首。”-劒,人所带兵也。 、 《管子》-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为剑。 、 《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 、 虞世南《从军行》-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组词】
剑锷、 剑首、 剑气
2.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
3.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4.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