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3:47
古代盛枣栗的礼器。
1.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
2.
【簋】
(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引证】
《说文》-簋,黍稷方器也。 、 《周礼·舍人》注-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 、 《易·损》-二簋可用享。 、 《诗·秦风·权舆》-每食四簋。 、 《仪礼·公食礼》-宰夫设黍稷六簋。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周礼·掌客》-鼎簋十有二。 、 《史记·始皇纪》-饭土簋。 、 《韩非子·十过》-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组词】
簋廉、 簋实
3.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