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8:25
词汇“峻重”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峻重”可以理解为形容词,意指严峻而沉重,通常用来描述情况、气氛或人的态度等具有严肃、不易接近或沉重的特质。
由于“峻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峻”(高而陡)和“重”(沉重)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某种高峻而沉重的状态。
在中华文化中,峻重的态度往往与权威、尊严和责任感相关联,可能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或对重要事务的处理中体现。
使用“峻重”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严肃、不可侵犯的气氛,可能会引起一种敬畏或紧张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但如果需要描述一个非常正式或严肃的场合,可能会考虑使用。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峻重”来描绘一个庄重、严肃的场景,如描述一个古老的法庭或一个沉重的历史时刻。
由于“峻重”是一个较为特定和少见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其特征来传达相似的情感和氛围。
“峻重”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严肃、庄重气氛的方式,对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丰富性是有帮助的。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