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32:01
勋望: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勋”指的是功勋、荣誉,而“望”则有声望、名望的含义。结合起来,“勋望”通常指的是因功绩而获得的声望或名望。
在文学作品中,“勋望”常用来形容那些因卓越贡献而享有崇高声望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场合或描述历史人物时会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政治或学术界,“勋望”用来表彰那些做出显著贡献的人。
同义词:声望、名望、荣誉、威望 反义词:无名、卑微、不为人知
“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赐予的荣誉或奖赏。“望”字则有远望、期望之意,后引申为名声、声望。两者结合,形成了“勋望”这一词汇,用以描述因功绩而获得的名声。
在**传统文化中,“勋望”常与忠诚、勇敢和智慧等美德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来表彰那些为国家或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勋望”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尊敬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激励着后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颁奖典礼上听到“勋望”这个词,用来表彰一位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老人。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词的力量和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勋望”:
星辰之下,勋望如光,
照亮了无数黑暗的夜。
英雄的足迹,铭刻在心,
勋望之名,永世流传。
想象一位身着军装的将军,站在高台上,接受勋章和掌声。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勋望”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能是庄严的进行曲或掌声,增强了这种荣誉感。
在英语中,“勋望”可以对应为“renown”或“prestige”,虽然这些词在细微含义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因功绩而获得的高声望。
“勋望”这个词不仅描述了因功绩而获得的名声,还承载了社会对这些功绩的认可和尊重。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深度。
1.
【勋】
(形声。小篆字作“勲”,从力,熏声。古文从力,员声。本义:特别大的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勲,能成王功也。从力,熏声,古文員声。 、 《尔雅》-勲,功也。 、 《周礼·司勲》-王功曰勲。 、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圣有谟勲。 、 《尹宙碑》-勋功有章。 、 《三国志·郭嘉传》-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 《乐府诗集·木兰诗》-策勋十二转。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勋重于当世。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
【组词】
勋胤、 勋垂竹帛、 勋力、 勋旧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