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6:04
开锤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开始用锤子敲打或击打某物。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比喻性地表示开始进行某项活动或仪式,尤其是在拍卖行业中,“开锤”特指拍卖师开始拍卖物品的动作,即用拍卖槌敲击桌面,宣布拍卖开始。
“开锤”一词源于实际的物理动作,即用锤子敲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引申为各种开始的行为,尤其是在拍卖行业中,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
在拍卖文化中,“开锤”是一个重要的仪式,它不仅标志着拍卖的开始,也象征着物品所有权的转移。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开锤”在拍卖行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开锤”通常带有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权威和决断。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带有一种紧张和期待的情感,尤其是在拍卖或比赛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开锤”来形容某人开始做某事的方式非常果断和有力,例如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主持人以“开锤”的方式宣布会议开始,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锤”:
随着一声“开锤”, 时间的钟摆开始摇摆, 历史的篇章缓缓翻开, 新的故事在晨光中绽放。
想象一下拍卖师用拍卖槌敲击桌面的场景,那清脆的“咚”声,以及随之而来的紧张和期待的氛围,这些都是“开锤”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nocking down”或“going under the hammer”,它们都用来描述拍卖物品被拍卖的过程。
“开锤”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是一个实际的动作,也是一个象征性的开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开锤”的多重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生动地表达各种开始的行为和情感。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槌】
(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槌子,敲击工具) 同本义。
【引证】
汉·王充《论衡》-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
【组词】
鼓槌;槌杵、 槌砧、 槌轮、 槌棒
捶打;敲击。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 《三国志·袁绍传》注-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
【组词】
槌心、 槌牛、 槌胸踏地、 槌鼓、 槌毁、 槌击、 槌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