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1:57
词汇“拙速”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拙”和“速”。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拙速”字面意思是指做事虽然笨拙但速度快。基本含义是指虽然方法或技巧不够熟练,但行动迅速,能够快速完成任务。
“拙速”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拙”和“速”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用以形容某些行为的特点。
在**传统文化中,“拙速”有时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强调勤奋和速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
“拙速”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强调了努力和效率,尽管可能牺牲了一些质量。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认可,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的情况,那时我选择了“拙速”的方式,虽然结果不是最完美的,但至少按时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拙速绘春色,虽拙亦自得。”
视觉上,“拙速”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移动的模糊身影;听觉上,可能是快速而有节奏的敲击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st but not perfect”,但缺乏“拙速”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深度。
“拙速”这个词汇在强调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快速的同时不应完全忽视质量。在现代社会,这种平衡尤为重要。通过学*和理解“拙速”,我更加意识到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的重要性。
1.
【拙】
(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拙,不巧也。 、 《广雅》-拙,钝也。 、 《墨子·贵义》-不利于人谓之拙。 、 《书·盘庚》-予亦拙谋。 、 《离骚》-理弱而媒拙兮。 、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抱朴子》-每动作而受嗤,言发口而违理者,拙人也。 、 《史记·货殖列传》-拙者不足。 、 《楚辞·离骚》-理弱而媒兮,恐导言之不固。 、 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 《红楼梦》-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作伴,也可解些烦闷。
【组词】
性拙、 拙行、 拙诚、 拙鸠、 拙薄、 拙守
2.
【速】
(形声。从辵(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速,疾也。 、 《周礼·考工记·总目》-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