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2:04
词汇“御舟”的深入学*和分析:
“御舟”字面意思是指驾驭或操控船只。在古代汉语中,“御”常指驾驭、控制,而“舟”即船只。因此,“御舟”可以理解为驾驶船只的行为或技能。
“御”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驾驭马车,后扩展到驾驭各种交通工具,包括船只。“舟”字则一直指船只。随着语言的发展,“御舟”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更多被简单的“驾船”等词汇替代。
在**古代,御舟常与皇权、贵族生活相关联,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在现代,御舟更多与休闲娱乐、体育竞技相关,如龙舟比赛。
“御舟”一词给人以古典、优雅的联想,同时也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古代水上生活的想象,或是对精湛航海技术的赞赏。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参与过龙舟比赛或水上活动,可能会直接体验到“御舟”的实际操作和乐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御舟轻划碧波间,古韵今风共长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艘古船在平静的湖面上缓缓行驶,船上的人优雅地操控着船只。听觉上,可能是船桨划水的声音,或是远处传来的古筝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avigate a boat”或“pilot a ship”,但缺乏“御舟”所带有的古典和文化色彩。
“御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汉语的韵味,也反映了人类对水上交通的控制和利用。在现代语言学*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