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4:19
抉瑕掩瑜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抉(挑选、剔除)、瑕(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比喻优点)。字面意思是挑选出玉上的小斑点并遮盖住美玉,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小缺点,而忽视其优点或长处。
在文学作品中,抉瑕掩瑜 常用于批评那些只看到别人缺点而忽略其优点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过于挑剔或不公正的评价。在专业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个成语提醒管理者在评价员工时应全面考虑,不应只关注缺点。
抉瑕掩瑜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玉石文化,玉在文化中象征着美德和高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人的评价和行为。
在文化中,玉石被视为吉祥和美德的象征。因此,抉瑕掩瑜 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于全面和公正评价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公正和片面的评价方式。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要全面和公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在评价他人时过于挑剔,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忽视其优点。这时,我会提醒他们使用抉瑕掩瑜 这个成语来反思自己的评价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抉瑕掩瑜非君子,
全面评价方为真。
玉虽有瑕仍为宝,
人若有短亦可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美丽的玉石,上面有一些小斑点,但整体依然美丽。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温柔的古典音乐,来表达玉石的柔和与美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nitpick" 或 "focus on the negatives",但这些表达没有抉瑕掩瑜 这样的文化深度和象征意义。
抉瑕掩瑜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要全面和公正,不应只关注缺点。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们形成更公正和全面的视角。
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乃抉瑕掩瑜之论,非中适之言也。
1.
【抉】
(形声。从手,夬(guài)声。本义:挑出,挖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抉,挑也。 、 《荀子》-抉人之口。 、 《史记·伍胥传》-抉吾眼。 、 《战国策·韩策二》-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
【组词】
抉目、 抉眼、 抉耳、 抉发、 抉微
2.
【瑕】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瑕,玉小赤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赤瑕驳榮。 、 左思《蜀都赋》-江珠瑕英。 、 《考工记·弓人》-深瑕而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
【组词】
瑕适
3.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4.
【瑜】
(形声。从玉,俞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瑾瑜,美玉也。 、 《礼记·玉藻》-世子佩瑜玉。 、 《淮南子·缪称》-无所用之,碧瑜粪土也。
【组词】
瑜玉、 瑜珉、 瑜珥、 瑜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