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4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43:49
宿水飡风(sù shuǐ cān fē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住宿在水边,吃风”,形容生活极其艰苦,没有固定的住所和食物来源,只能依靠自然环境勉强维持生存。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物的艰难处境或生活的困苦。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的演讲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古代或特定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同义词:风餐露宿、颠沛流离、流浪漂泊 反义词:安居乐业、锦衣玉食、安逸舒适
该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文人在描述流离失所者的生活状态时创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宿水飡风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因战乱、天灾或个人命运多舛而生活困苦的人。它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生活的艰辛,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该成语给人以凄凉、无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孤独、无助和生活的艰辛。它能够唤起人们对那些不幸者的同情和理解。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直接遇到使用该成语的情况,但它可以用来描述那些经历过艰难时期的人的故事,如战争幸存者、自然灾害受灾者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宿水飡风夜,孤灯照影寒。
流浪天涯路,心随明月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河边,身边只有简陋的行李,风声呼啸,月光清冷。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悠扬的旋律,如古筝或二胡的曲调,来增强这种凄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ing on the edge”或“roughing it”,但这些表达没有宿水飡风那样具体和形象。
宿水飡风这个成语虽然不常使用,但它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极端的生活状态,对于理解历史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1.
【宿】
星座的古名。星宿 。二十八宿:坐落在黄道的星宿,按照中国古代的分法,共有二十八个。黄道是日在星际所行的路。
【引证】
《列子》-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3. 【飡】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