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4:22
定型(Stereotype)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形式,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一群体的固定、简化的看法或观念。这种看法往往是基于一些普遍的特征或行为,而忽略了群体内部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在文学中,定型常用于分析角色刻画,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固定的形象来塑造人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定型来批评或讨论某些社会群体的普遍看法。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和心理学,定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探讨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定型一词源自希腊语的“stereos”(固体)和“typos”(印记),最初用于印刷术,指固定的铅字模。后来,这一概念被引申到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用来描述人们对特定群体的固定看法。
在现代社会,定型常常与歧视和偏见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社会对某些群体的固有看法,这些看法可能基于历史、文化或社会经济因素。例如,对某些职业的性别定型(如护士通常被认为是女性职业)反映了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定型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对个体多样性的忽视和对群体的简化处理。它可能引发对社会不公和偏见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使用定型。例如,当我们听到某人说“程序员都不善言辞”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种对程序员群体的定型看法。
在诗歌中,定型可以用来探讨社会现象:
定型的阴影下, 个体悄然失色, 群体的标签, 掩盖了真实的自我。
定型可能让人联想到固定的框架或模式,如重复的图案或固定的旋律,这些都代表了缺乏变化和多样性。
在不同文化中,定型的概念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文化可能对年龄有更强的定型看法,而其他文化可能更注重性别定型。
定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互动。了解和反思定型有助于我们更公正地看待他人,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意识到定型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敏感地使用语言。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型】
(形声。从土,刑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用木做的叫模,用竹做的叫范,用泥做的叫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侀-型,铸器之法也。 、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水曰准,曰法;木曰模,竹曰笵;士曰型。 、 《淮南子·修务》-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 、 谢灵运《命学士讲书》-凝土亦能型。
【组词】
纸型;剂型;砂型;造型;铸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