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6:01
词汇“慨念”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概念”的误写或误用。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我们将以“概念”作为分析对象。
“概念”是指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对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认识。
“概念”一词源自拉丁语“conceptum”,意为“被构想的事物”。在哲学中,概念是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个人主义”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被广泛接受,而在东方文化中可能被视为自私。
“概念”一词通常给人以抽象、理性的感觉,它可能引发对深层次思考的联想,如哲学探讨或学术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解释或阐述某些概念,如在教学、写作或讨论中。
在诗歌中,可以将“概念”融入对抽象美的描述:“概念如风,无形却无处不在,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视觉上,“概念”可能让人联想到抽象画或思维导图;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深邃的哲学讲座或学术研讨会。
在不同语言中,“概念”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如英语中的“concept”,法语中的“concept”。
“概念”是理解和表达复杂思想的基础,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和传达抽象的思想和理论。
1.
【慨】
(形声。从心,既声。本义:不得志而愤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慨,忼慨壮士不得志也。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组词】
愤慨;慨切、 慨爽、 慨慷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