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12:29
“孟贲”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勇猛、刚强或者武艺高强。在古代文献中,孟贲常指勇猛的战士或武士。
在文学作品中,“孟贲”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勇猛,如《史记》中描述的古代勇士。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武术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武术研究中,“孟贲”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特征。
“孟贲”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可能与古代对勇士的称呼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古代社会,勇士和武士的地位很高,因此“孟贲”这个词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勇猛和武力的崇尚。
“孟贲”这个词给人以强烈的正面情感,联想到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勇气和力量。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勇气和决心的情况,可能会用“孟贲”来形容自己或他人,以此来激励自己或他人。
在诗歌中,可以用“孟贲”来形容一位英雄:
孟贲之士,剑指苍穹, 勇猛无畏,心怀壮志。
视觉上,“孟贲”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士的英姿,手持兵器,身披战甲。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战鼓声、兵器碰撞声,以及战士的呐喊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rrior”(英语)、“guerrier”(法语)等,它们都用来形容勇敢的战士,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孟贲”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形容勇猛的词汇,也是对古代勇士精神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文化底蕴。
1.
【孟】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孟,长也。 、 《书·康诰》-孟侯。 、 《书·大传》-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 、 《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彼美孟姜。 、 《方言十二》-孟,姊也。 、 《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 、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
【组词】
孟兄;孟孙;孟仲叔季
2.
【贲】
(形声。从贝,卉声。本义:装饰,打扮) 装饰,修饰。
【引证】
《说文》-贲,饰也。 、 《易·序卦》传-贲者,饰也。 、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组词】
贲饰、 贲如
颜色斑杂不纯。
【引证】
《易·贲卦》。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贲如濡如。
【组词】
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