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9:54
巢窟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鸟类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尤其是指那些位于隐蔽或难以到达的地方的巢穴。基本含义通常带有隐秘、避难或藏匿的意味。
在文学中,“巢窟”常用来形容隐秘的避难所或藏身之地,有时也用来比喻邪恶或不法分子的藏身之处。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时会偶尔出现。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动物学,“巢窟”用于描述动物的栖息环境。
同义词中,“巢穴”和“窝”更侧重于动物的栖息地,而“藏身处”则更多用于比喻人类或组织的隐秘地点。反义词则代表了开放和公共的空间。
“巢窟”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巢”和“窟”两个字组成,分别指鸟类的巢和洞穴。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被用来描述动物的栖息地,后来逐渐扩展到比喻用法。
在**文化中,“巢窟”常带有神秘和隐秘的色彩,有时也与自然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用于描述非法或不正当的藏身之处。
“巢窟”一词给人以神秘、隐秘和避难的联想。它可能唤起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意识。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偶然发现了一个鹰的巢窟,那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巢窟”:
在翠绿的山谷深处, 隐藏着一个古老的巢窟, 那里,风轻语,鸟歌唱, 是大自然最后的秘密。
想象一个幽暗的森林,鸟鸣声在耳边回响,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一个隐蔽的巢窟上,这样的场景会带来一种神秘和宁静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est”或“lair”,前者更多用于描述动物的巢,后者则常用于描述野兽或恶人的藏身之处。
“巢窟”一词不仅描述了动物的栖息地,也承载了隐秘和避难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1.
【巢】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 、 《小尔雅》-鸟之所乳谓之巢。 、 《孔子家语·问礼》-夏则居橧巢。 、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2.
【窟】
(形声。从穴,屈声。本义:土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窟。-窟,兔崛也。 、 《小尔雅·广兽》-兔之所息谓之窟。 、 《通俗文》。按,凡穴土皆曰堀。-兽穴曰窟。 、 《汉书·扬雄传》-西厌月窟。 、 《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官室,冬则居营窟。
【组词】
窟弄、 窟窍、 窟窦、 窟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