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19:01
屈抑: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屈”意味着弯曲、屈服或压抑,“抑”意味着抑制、压制。结合起来,“屈抑”通常指的是压抑、抑制或屈服于某种力量或情境。
“屈抑”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屈”和“抑”都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常分别使用,后来逐渐结合成一个词,用以表达更强烈的压抑感。
在**传统文化中,“屈抑”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忍”和“让”有关,强调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自我克制和适应。
“屈抑”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束缚、不自由和压抑。它可能引发对自由和表达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感到自己的某些方面被社会或家庭环境所屈抑的时刻,这种感觉可能激励人们寻找自我表达和实现的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屈抑”来表达内心的挣扎和渴望:
在沉默的夜里,我的心被屈抑, 渴望着黎明的第一缕光。
视觉上,“屈抑”可能让人联想到被束缚的画面,如被捆绑的树枝或被压迫的人群。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沉重的音乐或压抑的对话。
在英语中,“屈抑”可以对应到“suppression”或“repression”,虽然这些词在用法和语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类似的压抑概念。
“屈抑”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压迫,也触及了内心的挣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现象。
1.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
2.
【抑】
(本写作“归”。会意。小篆字形,象用手抑人使跽。本义:按,向下压)。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抑之欲其奥。
【组词】
抑按、 抑首、 抑搔、 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