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5:04
“柳江人”是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这些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进化和迁徙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术领域,“柳江人”通常用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讨论中,特别是在探讨东亚地区古人类分布和进化路径时。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较少被提及,除非是在涉及历史或科学的普及教育中。
同义词:古人类、旧石器时代人类 反义词:现代人、新石器时代人类
“柳江人”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其发现地点——广西柳江。随着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这个词汇逐渐被学术界接受并广泛使用。
在**,“柳江人”的发现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丰富了国家的历史,也提升了公众对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兴趣。
对于我来说,“柳江人”这个词汇带有一种神秘和探索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化石来揭开历史的谜团。
在我的学*中,我曾参与一个关于古人类学的项目,其中“柳江人”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柳江人”:
在柳江的岸边,
沉睡的“柳江人”,
诉说着远古的秘密,
时光的河流中,
你是那不变的见证。
想象一幅画面:在柳江的岸边,考古学家们小心翼翼地挖掘着化石,背景是壮丽的山水。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科学的严谨。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古人类化石发现也有特定的名称,如欧洲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它们在各自的文化和语言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和使用情况。
“柳江人”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不仅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激发了我对人类历史和起源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能够丰富我的知识储备,并提升我的学术表达能力。
1.
【柳】
(形声。从木,丣(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引证】
《说文》-桺,小杨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组词】
柳花、 柳黄、 柳陌花街、 柳绿、 柳眼、 柳下、 柳火、 柳市、 柳巷
2.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引证】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 、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 温庭筠《送人东归》-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 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组词】
江汉、 江水、 江左烟霞、 江陵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