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20
灯光:指由光源发出的光线,通常用于照明或装饰。它可以是自然光源(如太阳)或人造光源(如电灯)产生的光线。
灯光一词由“灯”和“光”组成。“灯”源自古代的照明工具,而“光”指光线。随着科技的发展,灯光的形式和功能也不断演变,从最初的油灯到现代的LED灯。
在许多文化中,灯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例如,圣诞节的彩灯象征着节日的欢乐和温暖。在**,红灯笼是传统节日的象征,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灯光常常给人带来温暖和安全感。在黑暗中,一束灯光可以成为心灵的慰藉。它也常常与美好的记忆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家庭聚会时的温馨灯光。
在日常生活中,灯光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工作时的明亮灯光,还是夜晚阅读时的柔和灯光,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诗歌:
在寂静的夜里,
灯光如诗,
轻轻地抚慰着疲惫的心灵。
故事:
小镇的夜晚,只有一家小店的灯光还亮着。那束灯光,成了迷失旅人的指引,也成了小镇温暖的象征。
在不同文化中,灯光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圣诞节的彩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在**,红灯笼则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灯光不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情感和文化的载体。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思维。通过对灯光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灯】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引证】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组词】
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