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5:55
词汇“仙士”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修行者,特别是那些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人。在字面意思上,“仙”指的是神仙或超凡脱俗的存在,“士”则常指有学问或有道德修养的人。因此,“仙士”可以理解为追求神仙境界的学者或修行者。
在文学作品中,“仙士”常被描绘为拥有超自然能力、隐居山林、修炼丹药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道教文化或历史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学、历史学中,“仙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道教的修行实践和哲学思想。
同义词中,“道士”更侧重于道教的实践者,“修士”则可能指任何的修行者,“仙人”则更强调已经达到神仙境界的存在。反义词“凡人”和“俗人”则强调与“仙士”相对的普通人类。
“仙士”一词源自古代的道教文化,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神仙和修行者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在文学和文献中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文化中,“仙士”代表了人们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向往。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长生不老和超自然力量的普遍兴趣和探索。
提到“仙士”,我联想到的是宁静的山林、飘渺的云雾和神秘的修炼场景。这个词带有一种超脱和神秘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敬畏。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仙士”这个词,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了解道教文化时,这个词常常出现,让我对古代修行者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仙士”:
在幽深的山谷中,
仙士静坐,炼丹炉旁,
云雾缭绕,岁月静好,
追求那永恒的仙境。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仙士坐在山巅,四周云雾缭绕,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超脱。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izard”或“sorcerer”,它们也指追求超自然力量和知识的修行者,但在文化背景和修行方式上与“仙士”有所不同。
通过对“仙士”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道教文化和文学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古代人们对精神升华的追求,也反映了人类对未知和超自然力量的永恒好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2.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