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59:08
词汇“年耆”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年”和“耆”。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年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年耆”字面意思是指年纪大,特指老年人。其中,“年”表示年龄,“耆”则指年老。在古代汉语中,“耆”通常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年耆”中的“耆”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六十岁,后来泛指年老。随着语言的发展,“年耆”逐渐被更通俗的词汇如“年老”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是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年耆”一词常带有尊敬的意味,尤其是在描述的智慧和贡献时。
“年耆”一词给人以稳重、智慧和经验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他们的故事和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年耆”来形容那些我尊敬的长辈,尤其是在他们分享人生经验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年耆”:
岁月如梭,年耆智犹存,
白发苍苍,心却年轻。
看到“年耆”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摇椅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老人沉稳的语调和缓慢的步伐声。
在英语中,与“年耆”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lderly”或“senior”,但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可能没有“年耆”在**文化中的那种尊敬和敬仰的意味。
“年耆”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年龄的状态,还承载了对*的尊敬和敬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传达情感和尊重。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耆】
(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引证】
《说文》-耆,老也。 、 《礼记·曲礼》-六十曰耆。 、 《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 、 《礼记·射仪》-耆耋好礼。 、 《诗·鲁颂·閟宫》-俾尔耆而艾。
【组词】
耆艾、 耆叟、 耆寿耇老、 耆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