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5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54:48
词汇“[甿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甿謳”进行分析:
“甿謳”由两个字组成:“甿”和“謳”。
结合起来,“甿謳”可以理解为农民的歌声或吟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甿謳”可能用来形容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的歌声,或者是农民表达情感、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文学、历史或民俗时可能会遇到。
“甿謳”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描述农村生活和农民文化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
在古代社会,农民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表达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甿謳”反映了古代农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特色。
“甿謳”给人一种朴实、自然的感觉,联想到田园风光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由于“甿謳”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如果在一个关于古代农村生活的写作或演讲中,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添文学色彩。
在创作一首关于田园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甿謳”来描绘农民的歌声,如: “晨曦微露,甿謳悠扬, 田间劳作,歌声飘荡。 岁月静好,田园风光, 甿謳之中,生活如常。”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田野上,农民们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的歌声在田间回荡,这种场景可以通过视觉艺术作品或音乐来表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表达农民歌声的词汇,但由于“甿謳”是一个特定于汉语文化的词汇,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词汇。
“甿謳”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虽然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学习和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文化时,这个词汇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1.
【甿】
古指农村居民。
【引证】
《说文》-甿,田民也。从田,亡声。 、 《周礼·遂人》。注:“变民言甿异外内也。”-以下剂致甿。 、 《史记·陈涉世家》。集解:“田民曰甿。”-甿隶之人。 、 唐·韦应物《答崔都水》-甿税况重叠,公门极熬煎。
【组词】
甿隶、 甿税
2.
【讴】
(形声。从言,区(ōu)声。本义:无伴奏;齐声歌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讴,齐歌也。 、 曹植诗-齐讴楚声。 、 《楚辞·大招》-皆讴歌思东归。 、 《左传·襄公十七年》-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 、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 、 《孟子·告子下》-昔日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 、 《荀子·议兵》-故近者歌讴而乐之。
【组词】
讴者、 讴咏、 讴诵、 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