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49
斑斓(bān lán)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色彩繁多、交错混杂,形成美丽的图案或景象。它通常用来形容色彩鲜艳、多变且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
“斑斓”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构成由“斑”和“斓”两个字组成。“斑”指斑点或斑纹,“斓”则有色彩交错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斑斓”逐渐被用来形容色彩的丰富和美丽。
在**文化中,“斑斓”常与自然美景、节日庆典和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繁荣和喜庆。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人们常用“斑斓”来形容节日的装饰和氛围。
“斑斓”一词给人以积极、愉悦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美丽、多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表达中,使用“斑斓”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片斑斓的花海,那五彩缤纷的景象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诗歌: 斑斓的梦,在夜空中绽放, 星辰点缀,如画卷般展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斑斓的花海或晚霞,色彩交错,美不胜收。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节奏明快、旋律多变的乐曲,如同斑斓的色彩在跳动。
在英语中,“斑斓”可以对应“colorful”或“variegated”,但“斑斓”更强调色彩的交错和层次感,而“colorful”则更侧重于色彩的丰富。
“斑斓”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形容了色彩的丰富和美丽,还蕴含了文化和社会的喜庆氛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斑斓”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