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0:11
流质:指液体或类似液体的物质,具有流动性,不易保持固定形状。在医学和食品科学中,流质通常指易于吞咽和消化的液体食物。
流质一词源自汉语,由“流”和“质”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流动和物质。在古代汉语中,流质可能更多指液体,而在现代汉语中,其含义扩展到包括类似液体的物质。
在东方文化中,流质常与柔顺、变化无常的特性相联系,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表达的是流动性的积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流质可能更多与科学和工业应用相关。
流质一词给人以柔和、流动的印象,可能联想到水、牛奶等温和的液体,也可能联想到某些化学物质的危险性。
在日常生活中,流质食物如汤、果汁等是病后恢复期的常见选择,因为它们易于消化和吸收。
诗歌: 流质的光,滑过夜的肌肤, 无声无息,却温暖了心房。
视觉:想象一杯缓缓倾斜的水,水流如丝般细腻。 听觉:水滴落在平静水面上的声音,清脆而连续。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liquid”或“fluid”,它们在科学和日常用语中都有广泛应用,但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流质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从日常饮食到科学研究,从文学表达到视觉艺术,都展现了其多面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