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6:33
“权御”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权”和“御”两个字组成。其中,“权”通常指权力、权威或权利,而“御”则有驾驭、控制或管理的意思。因此,“权御”字面意思是指掌握和运用权力来控制或管理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权御”常用来描述君主或领导者如何运用其权力来统治国家或管理事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管理学或历史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同义词:统治、掌权、操控、管理 反义词:服从、顺从、放权、无权
同义词中,“统治”强调权威和控制,“掌权”强调拥有权力,“操控”强调通过策略控制,“管理”强调日常的组织和指导。反义词中,“服从”和“顺从”强调接受他人的权力,“放权”强调放弃或分享权力,“无权”强调缺乏权力。
“权御”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出现,特别是在描述君主或官员的职责和行为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不仅指政治权力,也扩展到其他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在**传统文化中,“权御”与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德治”紧密相关。一个好的统治者不仅要有权力,还要有德行和智慧来正确使用权力。
“权御”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控制和责任感。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权力使用的深思,以及对如何平衡权力与道德的探讨。
在个人生活中,“权御”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团队管理或家庭决策中,强调如何合理运用影响力和权威来达成目标。
在诗歌中,可以将“权御”融入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如:“他权御四方,却难御心中那片孤寂。”
视觉上,“权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坐在宝座上的形象,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庄严的宫廷音乐。
在英语中,“权御”可以对应为“rule”或“governance”,但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可能没有“权御”在中文中那么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权御”是一个富含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权力的运用,还涉及道德和智慧的平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权御”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权力和社会结构。
1.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2.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