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3:24
燃指: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手指被点燃或燃烧。在汉语中,它通常不是一个常用的日常词汇,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语境中可能会出现。
在文学作品中,燃指可能被用来象征痛苦、牺牲或极端的决心。例如,在描述**仪式或极端行为时,可能会提到某人燃指以示忠诚或决心。
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特定的文化俗时。
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法医学,燃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伤害或犯罪现场的情况。
同义词:烧伤、灼伤
反义词:治愈、康复
燃指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燃”(燃烧)和“指”(手指)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可能较少出现,但在描述极端行为或特殊仪式时可能会被使用。
在某些或文化中,燃指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用来表达极端的信仰或决心。例如,某些仪式中可能会有燃指的行为,以示对神的奉献或牺牲。
燃指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恐惧,因为它涉及到极端的痛苦和牺牲。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的虔诚和极端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燃指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特定的文化俗时。例如,如果我在阅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时遇到了这个词汇,我可能会对这种极端的信仰行为感到震惊。
在诗歌中,燃指可以被用来象征牺牲和痛苦:
他的手指,如烛火般燃烧, 在黑暗中,照亮了信仰的道路。 燃指的痛苦,化作无尽的忠诚, 在神的面前,他无怨无悔。
燃指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火焰、烟雾和痛苦的表情。视觉上,可能会想到火焰燃烧手指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想到痛苦的呻吟或火焰的噼啪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行为可能会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中,燃指可能是一种极端的信仰行为,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这种俗。
燃指这个词汇在汉语中不是一个常用的日常词汇,但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语境中可能会出现。它涉及到极端的痛苦和牺牲,可能被用来象征*的虔诚或极端的决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
1.
【燃】
(形声。从火,然声。“然”有表意作用。本作“然”。“燃”是后起字。本义:燃烧)。
同本义。
【引证】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组词】
燃藜图、 燃灰、 燃灼、 燃顶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