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4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40:41
浑天仪:浑天仪是一种古代的天文仪器,用于观测天体的位置和。它的名字来源于“浑天”,即古人对宇宙的一种认识,认为天是一个整体,没有明显的分界。浑天仪通常由一个铜制的球体组成,球面上刻有星座、赤道、黄道等天文标记,通过旋转来模拟天体的。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浑天仪常被用来象征宇宙的奥秘和天文学的智慧。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诗作中提到浑天仪,表达对天文知识的向往。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浑天仪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可能会被提及以说明古代科技的成就或天文学的重要性。
专业领域:在天文学和历史学领域,浑天仪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探讨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和天文学仪器的制作技术。
同义词:天球仪、星盘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但可以与现代天文仪器如望远镜、卫星等进行对比。
词源:“浑天”一词源自古代**对宇宙的认识,认为天是一个整体,没有明显的分界。“仪”指的是仪器或工具。
演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浑天仪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保持不变。
文化意义:浑天仪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象征着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和对宇宙的探索精神。
社会影响:浑天仪的制作和使用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后世的天文学研究和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情感反应:浑天仪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科技成就,带来一种敬畏和赞叹的情感。
联想:浑天仪让人想到星空、宇宙的奥秘,以及人类对未知的探索。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到过浑天仪的实物,对其精巧的设计和古人的智慧感到震撼。
诗歌:
浑天仪上星辰转,
古铜球中宇宙宽。
古人智慧今犹在,
探索星空永无边。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铜制的球体,上面刻满了星座和天文标记,旋转时仿佛能看到星辰的移动。
听觉联想:想象古代天文学家在寂静的夜晚,转动浑天仪时发出的轻微金属摩擦声。
对应词汇: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天文仪器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设计,如古希腊的星盘(Astrolabe)。
使用情况:不同文化中的天文仪器反映了各自的天文学发展和科技水平。
理解:浑天仪不仅是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和探索精神的象征。
重要性:了解浑天仪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以及科技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
1.
【浑】
混同。同“混”。
【引证】
王安石《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引证】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