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0:24
歇足 的字面意思是指停止行走,暂时休息,尤其是在长途旅行中停下来休息。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人在行走或旅行过程中需要暂时休息的状态。
“歇足”一词源于汉语,由“歇”和“足”两个字组成。其中,“歇”意为停止或休息,“足”指脚。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歇马”一词,意为停马休息,类似的用法也适用于“歇足”。
在*文化中,旅行和休息是人生的一部分,古人常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说法,强调旅行中的学和体验。因此,“歇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休息,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放松和充电。
“歇足”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放松和舒适。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宁静的自然环境,如山间小溪旁的休息场景,或是古老驿站中的片刻安宁。
在长途徒步旅行中,合理安排歇足时间对于保持体力和精神状态至关重要。例如,在穿越一片森林时,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歇足,可以让人更好地欣赏自然风光,恢复体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绿意盎然的山径上,我们歇足,听风吟唱,看云卷云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群徒步旅行者在山间小溪旁歇足,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溪水潺潺。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鸟鸣和流水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a break”或“rest”,虽然意思相近,但“歇足”更具有中文特有的文化色彩和意境。
“歇足”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仅是描述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旅行哲学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歇】
(形声。从欠。曷(hé)声。歇息与出气有关,故从“欠”。本义:休息)。
同本义(侧重于放松身体的紧张状态以消除疲劳)。
【引证】
《说文》-歇,息也。 、 唐·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红楼梦》-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
【组词】
歇泊、 歇子、 歇午、 歇夏、 歇晚、 歇热
2.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 《易·说卦》-震为足。 、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 、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