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09
词汇“共势”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共势”由两个字组成:“共”和“势”。
结合起来,“共势”可以理解为共同的力量或趋势,或者指多个个体或事物共同形成的形势或态势。
由于“共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政治、经济或军事分析中,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来描述多方力量或趋势的共同作用。
由于“共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记录。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的语境或文献中。
在强调团队合作、多方协作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共势”可能被用来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共势”可能给人带来积极、团结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强调了共同合作和共同努力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共势”这个词,但它所表达的概念——团队合作和共同目标——是我们经常实践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共势”来描绘自然界中万物共同生长的景象:
春风拂过,万物共势,
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森林中各种植物共同生长的景象,形成一种“共势”的视觉效果。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自然界中各种声音和谐共存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共势”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来表达,如英语中的“collective force”或“joint momentum”。
“共势”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它所蕴含的共同力量和趋势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在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或团队合作时,理解和运用“共势”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