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35:19
帏帐(wéi zh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来遮挡或装饰的布帘或帷幕。在古代,帏帐常用于床榻周围,起到隔断和装饰的作用,也用于宫廷或贵族家庭中,作为重要的室内装饰品。
帏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周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帏帐的材质和样式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帏帐不仅是实用的家居用品,也象征着尊贵和隐私。在婚礼等重要场合,帏帐的使用尤为讲究,体现了对仪式的重视。
帏帐给人以神秘、优雅和古典的联想。它常常与历史故事、宫廷生活和浪漫情感联系在一起。
在现代生活中,帏帐可能不常见,但在一些传统风格的家居装饰中,仍可以看到其身影。例如,在一些中式餐厅或茶馆中,帏帐被用来营造一种古典的氛围。
在诗歌中,帏帐可以被用来象征隐藏的情感或未揭露的真相:
“在帏帐的阴影下, 藏着千年的秘密, 等待着有心人的揭晓。”
帏帐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柔软、流动的布料,而听觉联想可能是轻轻的摩擦声或风吹动帏帐的沙沙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物品可能是curtain(窗帘)或drape(帷幔),它们在功能和象征意义上与帏帐有相似之处,但在设计和使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帏帐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帏】
(形声。从巾,韦声。“巾”与丝织品有关。本义:佩带的香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帏,囊也。 、 《楚辞》-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
2.
【帐】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引证】
《说文》-帐,帱也。 、 《尔雅》-帱谓之帐。 、 《何承天纂要》-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 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组词】
帷帐、 帐具、 帐门、 帐下、 帐内、 帐天、 帐落、 帐殿、 帐幄、 帐饮、 帐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