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3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35:41
“前瞻”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向前看,预先观察或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它通常用来描述对未来**或情况的预测、规划或准备。
在文学中,“前瞻”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具有远见卓识,能够预见未来的变化。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赞扬某人的先见之明或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在专业领域,如经济、科技或教育,“前瞻”常用于描述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战略规划。
同义词中,“预见”和“预测”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具体**的预判,而“远见”和“先见之明”则强调对长远发展的洞察力。反义词“短视”指缺乏远见,只关注眼前利益。
“前瞻”一词由“前”和“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瞻”有观看、观察的意思,“前瞻”即向前看,后来逐渐演变为对未来的预见和规划。
在现代社会,“前瞻”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强调创新和发展的行业中。它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前瞻”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以及对未知的探索和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导师,他总是能够提前预见到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指导我们做出相应的准备和调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前瞻”:
前瞻的目光穿透时光的迷雾, 预见的星辰指引前行的方向。
“前瞻”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段激昂的音乐,象征着对未来的探索和挑战。
在英语中,“前瞻”可以对应为“foresight”或“forward-looking”,它们在含义上与“前瞻”相似,都强调对未来的预见和规划。
“前瞻”是一个充满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未来的预见和规划,也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前瞻”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未来的变化。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瞻】
(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瞻,临视也。 、 《尔雅》-瞻,视也。 、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 、 《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 、 《楚辞·离骚》。注:“观也。”-瞻前而顾后兮。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 、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 《聊斋志异·促织》-细瞻景状。
【组词】
观瞻、 高瞻远瞩;瞻略、 瞻眄、 瞻相、 瞻视、 瞻察、 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