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07
“华封三祝”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尚书·大禹谟》。字面意思是“华美的封赏,三次的祝福”。基本含义是指给予极高的荣誉和祝福,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和美好祝愿。
在文学作品中,“华封三祝”常用于形容对英雄人物或杰出成就的赞美。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它仍然是一个表达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的恰当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也常被引用,用以描述古代的荣誉制度和礼仪。
同义词:
反义词:
“华封三祝”源自《尚书·大禹谟》,原文是“华封三祝,以告于天”,意指大禹治水成功后,受到极高的封赏和三次的祝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泛指任何形式的极高荣誉和美好祝愿。
在**传统文化中,“华封三祝”体现了对功臣和英雄的尊重和赞美。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对个人成就的认可和奖励,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功勋和荣誉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崇高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荣誉制度和礼仪。它激发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赏。
在学术颁奖典礼上,我曾听到一位教授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华封三祝”,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整个学术界的鼓舞。
在诗歌中,可以将“华封三祝”融入,如:
华封三祝,星辰共辉,
功成千古,名垂万世。
结合古代宫廷音乐和华丽的服饰,可以想象出“华封三祝”的场景,充满了庄重和荣耀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nighthood”(骑士爵位)或“Nobel Prize”(诺贝尔奖),都是对个人成就的极高认可和荣誉。
“华封三祝”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自信。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寿…圣人富…圣人多男子。
尧统治时期,唐尧的功德可以与天地相匹敌,他经常巡视边疆,与守疆人打成一片。华州守疆人称他为圣人,对上头祈祝唐尧长寿,祝他富贵,祝他多子多福
明·汪廷讷《种玉记·赠玉》:“怎能勾~,继美千秋。”
1. 【华】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3.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4.
【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本义: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祝,祭主赞词者。 、 《易》。按,祝所以悦神也。-兑为口为巫。 、 《礼记·郊特牲》-祝将命也。 、 《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 、 《周礼·夏官》注-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 、 《书·洛诰》-逸祝册。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与巫祝共分其余钱持归。 、 《楚辞·招魂》。注:“男巫曰祝”-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组词】
祝人、 巫祝、 祝伯、 祝宗、 祝官、 祝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