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2:14
探监:指亲属、朋友或律师等前往监狱或拘留所探望被关押的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探望监禁中的人”,基本含义是进行这种访问行为。
探监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探”和“监”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探”有探望、探查之意,“监”则指监禁、监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探监的意义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社会中,探监被视为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联系的重要方式,而在其他社会中,可能更强调监狱的隔离功能。
探监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分离和困境。这种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法律的不公、家庭的痛苦或个人的牺牲。
个人经历中,探监可能是一个涉及法律援助或家庭支持的重要环节。例如,作为法律工作者,可能需要定期探监以了解案件进展;作为家庭成员,可能需要探监以提供情感支持。
在诗歌中,探监可以被用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铁窗内外,一纸之隔, 探监的脚步,沉重而缓慢。 言语间,是思念的桥梁, 也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探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监狱的铁门、铁窗和沉重的锁链声。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冷冰冰的墙壁和单调的探访室。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对话声。
在不同文化中,探监的具体实践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国家,探监可能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控,而在其他国家,可能更加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支持。
探监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涉及到法律和监狱管理的实际操作,也触及到家庭关系、情感交流和社会正义等深层次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监】
借鉴。
【引证】
《书·召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 《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 《荀子·解蔽》-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