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27:46
“从征”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跟随军队出征,参与战斗或军事行动。字面意思是指“跟随出征”,其中“从”表示跟随,“征”表示征伐或征战。
在文学作品中,“从征”常常用来描述古代将领或士兵的英勇事迹,如“他一生从征,战功赫赫”。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会偶尔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这个词汇有更精确的定义和使用。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出征”可能更侧重于出发的动作,而“从征”则强调跟随的行为。
“从征”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从”和“征”都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从征往往与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在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从征的人物常常被塑造成英雄形象,体现了社会对军人的尊重和敬仰。
提到“从征”,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战场上的硝烟和勇士们的英勇。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牺牲。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与“从征”相关的经历,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战争电影时,这个词汇常常出现,让我对历史和战争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从征”:
风卷残云,铁骑从征,
古道边,英雄泪,
战鼓声声,血染征袍,
千秋功名,一将成,万骨枯。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士兵骑马从征,尘土飞扬,战鼓隆隆,这种场景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激烈和士兵的英勇。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 to war”或“join the army”,但这些表达没有“从征”所蕴含的跟随和参与的深层含义。
“从征”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在历史和文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行为,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和历史。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