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8:25
同侪(tóngchá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同辈的人”或“同龄人”。它通常指的是在年龄、地位、学识等方面相当的人,特别是在学校或工作环境中,指与自己处于相同层次的同伴或同事。
在文学作品中,“同侪”常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同学、同事或战友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同龄人”、“同事”等更为通俗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心理学,“同侪”可能特指与个体在发展阶段上相匹配的群体。
同义词:同龄人、同伴、同事、同辈 反义词:前辈、长辈、上级
同义词中,“同龄人”强调年龄相仿,“同伴”强调共同行动或关系亲密,“同事”强调工作关系,“同辈”强调地位或资历相当。反义词中,“前辈”和“长辈”强调年长或资历深,“上级”强调地位或权力高于自己。
“同侪”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同”意为相同或一起,“侪”意为辈分或类。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同一社会阶层或年龄段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前辈和长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同侪”这个词在强调平等关系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等交流和相互尊重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教育和工作环境中,同侪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侪”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团队合作、友谊和竞争。它可能唤起人们对青春时期学校生活的回忆,或是对职场中同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这个词在情感上可能带来一种既亲切又挑战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同侪”可能与学校时期的同学关系、工作中的同事互动或是专业领域的同行交流相关。例如,在学术研究中,与同侪的讨论和合作往往能激发新的想法和研究方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知识的海洋里,同侪们并肩航行,思想的帆迎风展开,探索未知的彼岸。”
视觉上,“同侪”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学*或工作的场景,如图书馆中的学生或在会议室中讨论的职场人士。听觉上,可能是教室里的讨论声或办公室里的键盘敲击声。
在英语中,“peers”或“contemporaries”可以对应“同侪”的概念。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平等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同侪”这个词在描述人际关系时提供了一个既具体又灵活的视角。它不仅指出了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也强调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同侪”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人际关系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