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6:34
略无忌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几乎没有顾忌和畏惧”。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做事大胆,不考虑后果,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或社会的规范。
在文学作品中,略无忌惮 常用来描述反面角色或某些极端情境下的行为,如《红楼梦》中描述贾宝玉的某些行为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鲁莽或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伦理讨论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违反规则或伦理的行为。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例如“肆无忌惮”更强调行为的放肆和无节制,而“略无忌惮”则更多强调行为的胆大和不顾后果。
略无忌惮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于行为规范和社会伦理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现代汉语中,成为描述某些特定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行为规范和社会伦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略无忌惮** 这个成语在描述那些违反这些规范的行为时尤为适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顾社会规范和他人感受的行为。
略无忌惮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顾后果、自私自利的行为。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我对某些人的看法和评价。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在工作中表现得略无忌惮,不顾及团队合作和同事的感受,最终导致团队氛围紧张。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行走于世间,略无忌惮,
心中的火焰,燃烧着自由的梦想。
不顾风雨,不畏人言,
只为追寻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略无忌惮 这个词汇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些电影中的反派角色,他们大胆、无所畏惧的行为常常伴随着紧张的音乐和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ithout a care in the world" 或 "reckless",它们都传达了一种不顾后果的态度,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有所不同。
略无忌惮 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大胆、不顾后果的行为。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表达和沟通中的重要性。
小人而无忌惮也。
出入宫廷,~。
1.
【略】
(形声。从田,各声。本义:封疆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略,经略土地也。 、 《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
4.
【惮】
(形声。从心,单声。本义:畏难,怕麻烦)。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ń蛮》-岂敢惮行? 、 《左传·僖公七年》-何惮于病? 、 《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 、 《孟子·滕文公上》-何许子之不惮烦? 、 《礼记·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组词】
肆无忌惮;惮劳、 惮惮、 惮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