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58
可心如意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物完全符合心意,非常满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情的结果或状态达到了预期的理想状态,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在文学作品中,可心如意 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愿望得到满足,或者故事情节的发展符合读者的期待。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满意程度。在专业领域,如商业谈判或项目管理中,当目标达成或结果超出预期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同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反义词:事与愿违、不如人意、心有不甘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各有细微差别,但总体上都围绕着“满足”或“不满足”的情感状态。
可心如意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人对于和谐与满足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都有所增加,成为表达满意和成功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可心如意** 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祝福他人,表达良好的愿望。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满足和幸福。它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对结果保持乐观的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完成一个重要项目或实现一个长期目标时,我都会用可心如意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它帮助我表达了对成果的满意和喜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开可心如意,
梦回故里,月照归途如愿。
可心如意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一片盛开的花海中,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松愉悦的音乐,如小提琴的悠扬旋律。
在英语中,可心如意 可以对应为 "to one's heart's content" 或 "as one wish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满足和愿望实现的意味。
可心如意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个人对事物的满意,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这如今要办正事,不是我女孩儿没羞耻,必得我拣个素日~的人,才跟他。
1. 【可】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