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9:23
词汇“五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五”通常指数量上的五个,而“皓”则有明亮、洁白的意思。因此,“五皓”可能指的是五个明亮或洁白的事物。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
由于“五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汇,可能是为了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或象征意义。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由于“五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五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五”和“皓”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下的描述。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五皓”可能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传统节日或仪式中,五个明亮的事物可能代表吉祥或纯洁。
由于“五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五皓的星辰,
在夜空中闪烁,
照亮了旅人的路。
由于“五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五皓”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具体含义和用法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的机会较少。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皓】
(形声。从白,告声。本作“皜”。本义: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诗·陈风·月出》-日出皓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
【组词】
皓月、 皓旰、 皓颢、 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