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32:21
征收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政府依法对个人或企业的财产进行强制性的收归国有或公共使用。这通常涉及到税收、土地征用或其他形式的财产征用。
在不同的语境下,“征收”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征收更侧重于强制性和法律依据,而征用可能更侧重于实际使用权的转移。
“征收”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政府对土地的征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税收和其他形式的财产征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征收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在一些社会中,征收被视为必要的公共利益措施,而在其他社会中,它可能被视为政府权力的过度扩张。
“征收”这个词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不公、损失和抗议。它也可能联想到政府权力的强大和不可抗拒。
个人经历中,征收可能涉及到家庭土地被征用用于公共建设,这可能带来经济补偿,但也可能导致情感上的失落。
在诗歌中,“征收”可以被用来象征失去或牺牲:
在那片被征收的土地上,
种子失去了家园,
但新的生命在混凝土的缝隙中挣扎。
结合图片,征收可能让人联想到被围栏包围的空地或正在拆除的房屋。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挖掘机的声音或抗议者的呼喊。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expropriation”或“levy”,虽然含义相似,但具体的使用和法律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征收”是一个涉及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复杂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和语境使用对于准确沟通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和政府行为,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和法律体系中应用这一概念。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