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59:57
仙婢:字面意思是指仙女的侍女,通常在神话故事或古代文学中出现,指的是那些服侍神仙或仙女的女性角色。她们通常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但地位低于主要的神仙或仙女。
在文学作品中,仙婢常被用来描绘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她们的行为和言语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神话或文学作品时。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神话学,仙婢可能是一个研究的对象,用以探讨古代人们对超自然世界的想象和理解。
同义词:仙女侍、仙娥、仙姬 反义词:凡女、俗婢(指普通人类女性)
仙婢一词源自**古代神话和文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讨论中仍会被提及。
在传统文化中,仙婢**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纯洁和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她们通常被描绘为美丽、善良且具有一定的魔法能力,是连接人间与仙界的桥梁。
仙婢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梦幻、神秘和优雅的场景。它唤起了一种对超自然世界的好奇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仙婢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并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诗或一个故事时,可以将仙婢作为一个角色,赋予她特定的性格和故事线,以此来探索人性与神性的交织。
仙婢的形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轻盈的舞蹈、柔和的音乐和飘逸的衣裳,这些都是与仙婢相关的典型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超自然女性角色可能被称为精灵、仙女或其他名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描述和象征意义。
仙婢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不多,但它在文学和文化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不仅代表了古代人们对超自然世界的想象,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2.
【婢】
(形声。从女,卑声。本义:旧社会里被迫受剥削阶级役使的女子)。
古代罪人的眷属没入宫为婢,后通称受役使的女子。
【引证】
《说文》-婢,女之卑者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使婢子侍执巾栉。 、 《礼记·檀弓》。注:“妾也。”-使吾二婢子夹我。 、 《礼记·内则》。注:“所通贱人之子。”-父母有婢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先大母婢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为婢仆所惑。
【组词】
婢婿、 婢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