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0:49
滋养:指提供营养物质,使生物体得以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滋养也可以指提供精神、情感或智力上的支持,促进某人或某物的成长和发展。
滋养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滋”和“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滋养主要指食物的营养作用,后来逐渐扩展到精神、情感等更广泛的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滋养常与养生、食疗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维持健康。在现代社会,滋养也被广泛应用于健康、美容和心理健康等领域。
滋养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舒适和安全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母亲的爱、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丰富。在情感表达中,滋养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的人或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滋养这个词常常让我想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就像滋养的阳光和水分,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诗歌:
在爱的滋养下,
心灵如花般绽放,
每一瓣都充满希望,
每一叶都承载梦想。
视觉:想象一片绿油油的田野,阳光洒在上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 听觉:听到鸟儿的歌唱,溪水的潺潺声,这些自然的音符仿佛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在英语中,“nourish”和“nurture”都可以对应“滋养”的概念。其中,“nourish”更侧重于提供营养物质,而“nurture”则更强调培养和促进成长。
滋养这个词不仅涵盖了物质层面的营养供给,还扩展到了精神、情感和智力层面。它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灵活的应用,对于理解和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认识到滋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
1.
【滋】
滋水。
【引证】
《说文》-滋水出牛饮山白陉谷,东入呼沱。从水,兹声。
一名兹水,今名磁河。源出河北省阜平县西部南坨山东,今为潴龙河支流。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