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20
“擎天手”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能够支撑天空的手,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具有极大的力量或能力,能够承担重大责任或解决难题。
在文学作品中,“擎天手”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领导者,强调其非凡的能力和影响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夸赞某人的能力或成就。在专业领域,如工程或物理学,可能用来形容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技术或方法。
同义词:巨擘、泰斗、顶梁柱
反义词:无能、庸才、小卒
“擎天手”这个词汇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其中“擎天”一词常用来形容极大的力量或能力,而“手”则是指执行动作的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现实生活中的强者和领导者。
在**文化中,“擎天手”常与英雄形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力量和责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来赞扬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解决问题的人。
“擎天手”这个词汇给人以强大、可靠和崇高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能够站出来,承担重任的英雄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和领导能力让我想起了“擎天手”这个词汇。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能够引导和激励学生,成为我们心中的榜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擎天手”:
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
擎天手挺立如山,
以智慧和勇气,
撑起了希望的天空。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英雄站在高山之巅,双手仿佛能够触及天空,背景是壮丽的日出。这样的画面能够很好地体现“擎天手”的意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giant among men”或“a pillar of strengt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强大和可靠的意象。
“擎天手”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那些具有强大影响力和能力的人物。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价值。
1.
【擎】
举。
【引证】
明·李渔《亲情偶寄·种植部》-与翠叶并擎。
【组词】
擎赍、 擎奇、 擎拳、 众擎易举
执持。
【引证】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