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5:47
孳孳不息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孳孳”和“不息”两个词组成。其中,“孳孳”意为勤勉不懈,“不息”意为不停止。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勤勉不懈,永不停止。它形容人勤奋努力,不知疲倦,持续不断地工作或学*。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孳孳不息”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不懈努力,如在描述一个学者夜以继日地研究时。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可以用在强调某人非常勤奋、不停歇的场合。
专业领域:在学术或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研究人员或专业人士对工作的持续投入和不懈追求。
同义词:孜孜不倦、勤勤恳恳、不懈努力
反义词:懒散怠惰、半途而废、敷衍塞责
“孳孳不息”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勤奋和不懈努力被视为美德。因此,“孳孳不息”这个成语在强调个人努力和坚持的文化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毅力,不断前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描述一位同事对工作的执着和不懈努力时使用过这个成语,以表达对其敬业精神的赞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光不问赶路人,孳孳不息追梦心。”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深夜里依然工作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键盘敲击的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ceasing effort”或“tireless dedic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勤奋不懈的精神是相似的。
“孳孳不息”这个成语强调了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用来激励自己和他人保持勤奋和坚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性沈深好学,孳孳不息。
1.
【孳】
(形声。从子,兹声。子,小孩子,是生殖的结果。本义:繁殖,生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孳,汲汲生也。 、 《声类》-孳,蕃也。 、 《书·尧典》。传:“乳化曰孳。”-鸟兽孳尾。 、 《列子·汤问》-其民孳阜无数。
2.
【孳】
(形声。从子,兹声。子,小孩子,是生殖的结果。本义:繁殖,生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孳,汲汲生也。 、 《声类》-孳,蕃也。 、 《书·尧典》。传:“乳化曰孳。”-鸟兽孳尾。 、 《列子·汤问》-其民孳阜无数。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